馬金美到參與義工的意義和感受,我認為,扶助老幼殘弱,助人為樂,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,也是人類最崇高的普世價值。在推動愛心傳播、服務他人、服務社會的同時,自身也得到了提高、完善和發展,精神和心靈也得到滿足。 |
|
梁亮勝自參與社團工作以來,本人努力團結鄉親,真摯、熱情、堅定地為香港社會做實事,積極參與各種不同的義工活動。多年以來與義工們的共同進退,努力不懈,讓我忘記疲倦,真切體會到融入社會成為義工的快樂。我會繼續用我的熱心、熱情、幹勁去感染身邊的義工朋友,讓大家團結在一起,為香港發放更多的正能量。能夠參與到創建義工團體、並且與他們一起服務社會,我感到相當榮幸。「贈人玫瑰,手留餘香。」這句話一直銘記於心,作為一位企業家,我將不留餘力,回饋社會,傳播正能量,讓和諧、美好的旋律繼續在香港奏響。 |
|
郭耀光參與社區事務多年, 從沒想過會有甚麼回報, 皆因事事只抱一句老套俗語「人人為我, 我為人人」做事。十多年前退休後至今,「全職」擔當義工工作, 比平日返工上班更繁忙, 有些老友常笑說我, 每日都要「帶錢打工」, 但平心而論, 錢絕對買不到友誼, 錢也買不到老街坊的尊重; 相反, 小小的時間付出, 不但令到有待幫忙的長者與弱勢家庭脫困, 解決他們家中鎖碎的煩憂, 亦令到社區得到多一份安寧與和諧, 更重要的可以令到我的心靈更加充實。 |
|
詹洪良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,但是如果能夠匯聚大家的力量,這股力量又是龐大的。我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多多投身到義工活動中來,并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。 |
|
劉焯榮過去的五十多年,我在大澳做了大量的義工工作,在60年代大澳是很窮的地方,無水、電及通訊,每日只一班小輪來往香港。當時村民生活困難,當時大澳工會舉辦成人夜校,我便投身義工服務,教青年人知識,同時每年為農民、鹽工年尾寫琿春和對聯,以及為去了航海或被賣豬仔到東南亞一帶謀生的村民家人寫信等,此外,生病的村民需要送往香港醫院,我也陪同坐直升機及水警輪前往,不論日與夜。我還經常幫工會和夜班同學舉辦活動,訪貧問苦、送寒衣、糧油食品等。穿山越嶺,送物資到偏遠鄉村,這些工作,不經不覺做了很多,直至港英政府成立福利署。為了繼續服務村民,我更致力投入社區,要利用政府資源繼續為村民服務,我在鄉事會義務工作將近30年,歷任執委、副主席,今屆更被選為鄉事會主席。 |
吳代娣 | 施養善 | 梁容光 | 黃祖光 |
楊位款 | 劉錫基 | 蔡豔玲 | 鄭丁富 |
王 猛 | 朱桂平 | 吳桂月 | 杜惠芳 | 林展鵬 |
林順杰 | 邱國華 | 姚玉貞 | 洪超群 | 張芯瑜 |
陳沃其 | 陳明澤 | 曾衛明 | 馮權國 | 趙財龍 |
趙鳳儀 | 劉禧林 | 鄧旭洋 | 鄭 榮 | 簡植航 |
羅建平 | 譚天德 |
李啓禧為什麼會踏上義工路?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機會。在我小學四年級時開始參加童軍,經常參與義工服務,漸漸發覺從中得著很多,學到很多課堂以外的知識,感悟到原來發揮小小力量,便可給人帶來希望和歡樂。2013年開始我參加香港深圳社團總會青年委員會活動,主要負責培訓項目,在籌辦這些活動的過程中,能運用發揮過往所學,亦有新的感悟。尤記得第一次籌辦領袖培訓營人數眾多,年齡層闊,籌委經驗淺,對我來說亦是一個挑戰,惟有硬著頭皮和一眾籌委盡心去做。幸運地是,成員們都熱情參與、積極投入,帶動氣氛,與主持多互動,籌委亦努力帶出每個培訓項目重點,協助順利完成。 |
|
陳皓揚由一位小義工開始,直到現在作為一個青少年工作的義工領袖,就好像個人的成長,道路往往是曲折,不會是一帆風順的。一開始推動青少年工作時缺乏資源,宣傳渠道陜窄,舉辦活動往往會吃力。多年來,沒有放棄當初的理想,仍然堅持發揚青少年互助精神服務社群,鼓勵青少年關心社會。我覺得義工好像播種一樣,我們就是將愛與關懷散播出去,日後青少年成長後,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將愛與關懷再次散播出去。我會繼續將愛與關懷散播出去,同時希望更多人可以參與我們的行列,為香港及整個世界注入愛與關懷。 |
|
楊思遠作為一個香港年青人,我生長在香港,在國外接受大學教育後回港創業。是香港養育了我,也培養了我的一種信念,就是要為香港社會做一點事。所以我選擇了做義工為香港服務。 |
巫恒懿 | 陳欣耀 | 胡琬靈 | 曾昭浴 | 張思穎 |
王煒綸 | 王蘇凡 | 張 平 | 陳義飛 | 陳錦華 |
葉震鉉 | 廖光浩 | 翟定欣 | 劉佩雯 | 謝世恒 |